其气候特点一般表现为空气干燥,终年少雨或几乎无雨,气温日变化剧烈,日较差可达50℃以上,地面最高温度可高达60~80℃,而夜间冷得非常快。
沙漠气候是通过地质时期及历史时期演变而来的。沙漠所特有些气候是人类活动的丰富资源,但同时也会带来灾害,如沙尘暴、热浪及洪水。
沙漠区域气候可分为哪些种类
1、热带沙漠气候
主要分布在南、北纬20°左右的国内西侧,夏天炎热,冬天不冷。因为这种区域长期处于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之下,风靡下沉气流,大方层结稳定,在其西侧沿海区域又常受冷洋流的影响,更增加了大方的稳定度,抑制了对流的进步,故降水稀有。
因为降水量远小于蒸发量,水分长期入不敷出,就形成了干燥的沙漠气候。如撒哈拉沙漠、澳大利亚西部和秘鲁等区域的气候。
2、中纬度沙漠气候
主要分布于国内的中心腹地。这种区域离得远远的海洋,湿润气流很难到达,形成了极端国内性气候:夏天炎热,冬天寒冷,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几乎是全球的很大值,降水极少甚至终年无雨。如中国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中亚的卡拉库姆沙漠,都是典型的中纬度沙漠气候区。
3、撒哈拉沙漠气候
撒哈拉沙漠,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。坐落于非洲北部,西自大西洋,东进尼罗河,北起阿特拉斯山麓,南至苏丹,东西四干八百公里,面积七百余平方公里。阿特拉斯山隔开了撒哈拉沙漠,以北-变而为地中海盎绿、明朗的景观。阿尔及利亚的阿尔及耳、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加等观光区域,均集中于此。
沙漠气候的降水量有多少
沙漠气候降水量奇缺,一般不到50毫米。若羌虽在沙漠边缘,年降雨量也只有17.4毫米,最少时的1957年只降雨3.9毫米。
吐鲁番年降雨量也只有16.3毫米,1968年全年只有2.9毫米。在如此少雨的状况下,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仍能进步农业。种植水稻、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葡萄、西瓜等,主要靠借助天山和昆仑山的冰雪融化的雪水,进行灌溉。由于夏天气温高,日较差大,日照丰富,收获并不低,而且水平都非常不错。
降水量少而变率大:北非撒哈拉沙漠中的亚斯文曾有连续多年无雨的记录;而在南美智利北部沙漠的阿里卡,有连续十七年中仅下过三次可量出雨量的阵雨,而三次总量仅5.1毫米,降水量极少。
同样坐落于智利北部沙漠的伊基圭曾连续四年无雨,但第五年的一次阵雨就降了150毫米,在另一年的一次阵雨记录竟达635毫米。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区域与国内的西岸区域,以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区域最为广大。